孢子捕捉仪对园林植物病害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捕捉病菌种类及其比率 根据各常见气传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变化,在捕捉孢子的显微照片上识别各种分生孢子。试验设置2个站点的仪器捕捉孢子总数为6207个,病菌孢子主要种类有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叶斑病菌交链孢、平脐蠕孢;少数为壳二孢、霜霉病菌孢子囊、镰刀菌孢子,以及其他因图片分辨率较低而不鉴定的病菌孢子。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叶斑病菌交链孢、平脐蠕孢和其他孢子比率分别为72%、24.4%、2.9%、0.7%。2台仪器均设置在观测试验站平坦空地上,间隔距离大约100m,2个采集点各种病菌位次一致,优势种都是白粉病菌分生孢子,2位为叶枯病菌,平脐蠕孢位居3(表1)。孢子捕捉仪设置点周围观察病害发生情况,主要有黄栌白粉病、平枝荀子叶斑病、月季黑斑病等,捕捉的孢子种类与病原菌分生孢子基本一致,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监测区域病害发生情况,但是病害发生发展情况仍缺乏完整的统计数据,下一步仍需开展相关工作进行统计。
捕捉孢子数量和消长动态 通过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统计数量和动态分析,2个设置点的白粉病孢子的数量,在9月15日至10月20日观测期间,均呈上升趋势。捕获孢子的数量在10月中下旬出现骤升,其中孢子捕捉仪A在10月19日单日捕获量达418个,孢子捕捉仪B在10月20日单日捕获量达340个。
统计叶斑病菌交链孢数量和动态分析,孢子捕捉仪A捕捉的孢子动态幅度较大,9月30日单日捕捉量达81个,9月25日、10月11日、10月17日、10月19日、10月20日单日捕捉量都超过70个。孢子捕捉仪B捕捉9月30日单日捕捉量达97个,9月25日、10月17日、10月20日单日捕捉量都超过70个。2个设置点的仪器捕捉的白粉病分生孢子和叶斑病菌交链孢数量和消长动态基本相似,白粉病分生孢子数量在监测时间段呈明显上升趋势,叶枯病菌交链孢数量在监测时间段的峰值时间也基本相同。
病害发生情况不只与捕捉到空气中的孢子数量有关,还与周围环境变化情况有关,终数据统计需要结合气象和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本试验由于购置仪器中出现的问题,只收集到9—10月的孢子量数据,不够完善,仍需要通过长期的孢子捕捉数据收集,并结合观测区域气象条件和植物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合适的监测模型。通过病菌的早期监测,不同与人工目测调查,病害在還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控成本。智能孢子捕捉仪是一种用于监测空气中微生物孢子的设备,其具有便携、有效、准确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病菌检测、环境卫生等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孢子捕捉仪的使用方法。
前期准备
在使用智能孢子捕捉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智能孢子捕捉仪本身和其它配件,如空气采样器、滤膜、培养基、计数器等。其次,需要对智能孢子捕捉仪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和时间,以保证采样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样操作
在进行采样操作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智能孢子捕捉仪连接到空气采样器上,并将采样器插入采样位置。
步骤二: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设置采样参数,如采样时间、采样流量、滤膜类型等。
步骤三:启动智能孢子捕捉仪,开始采样。
步骤四:在采样结束后,将空气采样器从采样位置取下来,并将采样器与智能孢子捕捉仪分离。
步骤五:将滤膜从采样器中取出,并将其放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数据分析
在完成采样操作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得出空气中微生物孢子的数量和种类。数据分析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培养基中的滤膜进行计数,得出空气中微生物孢子的数量。
步骤二:将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微生物孢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步骤三:将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估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
维护和保养
为了保证智能孢子捕捉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定期清洁设备,包括空气采样器、滤膜、培养基、计数器等。
步骤二:定期校准设备,包括校准采样流量、滤膜重量、计数器灵敏度等。
步骤三:定期更换配件,包括空气采样器、滤膜、培养基等。
步骤四:定期更新软件,以保证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总之,智能孢子捕捉仪是一种用于监测空气中微生物孢子的设备,其使用方法包括前期准备、采样操作、数据分析和维护保养等步骤。在使用智能孢子捕捉仪时,需要注意设备的校准和配件的更换,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同时,也需要注意采样位置和时间的选择,以保证采样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真菌孢子捕捉仪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大气中真菌孢子的设备,其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病原检测、风险评估等领域。使用真菌孢子捕捉仪能够及时获得空气质量和环境健康信息,有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以下是真菌孢子捕捉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1.安装设备
真菌孢子捕捉仪采用带水泵或者旋转扇叶的方式吸入空气,需要将设备安装在通风良好的空气采样点位上。安装设备前需参照使用手册和操作视频进行详细了解,注意避免与异物接触。
2.配置电源
真菌孢子捕捉仪一般需要外接电源,连接后确保电源稳定。不同品牌、型号的产品电源适配器可能存在差别,建议选购厂家推荐的标准配件。
3.设定采样参数
根据实际需求,在真菌孢子捕捉仪设备功能中设置相关采样参数,包括采样时间、每次采样体积、采样周期等。设置过程应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设备损坏和数据误差。
4.启动准备
检查采样嘴(管)、风扇、过滤器是否干净、有没有洁净过;在开始采样前,拧紧高压螺母以防止气泄漏,在安装好采样正负压管之后打开仪器电源。
5.采集空气样本
将真菌孢子捕捉仪放置于采集点物理上并领距离一定距离到墙面贴合,尽可能避开易受污染的环境,以便保证采集的空气样品尽可能代表室外环境。按下启动按钮后,真菌孢子捕捉仪会自动抽取大量空
孢子捕捉仪在绿色植保的用法
1.监测位置:水稻孢子捕捉仪放置在稻瘟病诱发圃中或每年稻瘟病发病重的地块,远离房屋、林带、树木等高层障碍物300米以上。
2.监测方法:取一载玻片,用注射器吸取0.5毫升粘胶(粘胶由100mL四氯化碳加10g白凡士林溶化而成,装入密封瓶内备用),均匀的滴在载玻片中18mm*18mm内,每天下午5-6点将带粘胶的玻片放入水稻孢子捕捉仪的玻片槽内,定时器定时凌晨2时将水稻孢子捕捉仪打开。捕捉2小时,早晨收片,镜检。
3.镜检方法:每天镜检观察孢子数量的增减变化,用10×10倍生物显微镜计数18×18mm范围内的分生孢子数量,做好记录。
孢子捕捉仪可检测疫病、锈病、腐病、霉病、白粉病、叶斑病、蔓枯病、褐斑病、菌核病、黄萎病、黑点病、锈果病、凤梨病、枯条病、露菌病、立枯病、轮斑病、疮痂病、赤星病、穿孔病、纹枯病、炭疽病、叶枯病、白绢病、轮纹病、角斑病、溃疡病、赤衣病、嵌纹病、黑穗病、病毒病、白纹羽病等病情。植保人员熟练掌握水稻孢子捕捉仪的用法,可以更好的监测田间这些植物病害的发病情况,预测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及时发出预测预警,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在选购孢子捕捉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灵敏度和准确性
孢子捕捉仪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们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选购孢子捕捉仪时,需要关注其灵敏度和准确性指标,并选择具有较高指标的产品。
监测范围和监测时间
不同的孢子捕捉仪具有不同的监测范围和监测时间,因此在选购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一般来说,孢子捕捉仪的监测范围应该覆盖整个农田,监测时间应该覆盖农作物的生长期。
数据处理和分析
孢子捕捉仪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因此,在选购孢子捕捉仪时,需要关注其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并选择具有较好功能的产品。
操作简便性
孢子捕捉仪的操作简便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般来说,孢子捕捉仪应该具有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以便农民能够轻松地进行操作和维护。
品牌和售后服务
品牌和售后服务也是选购孢子捕捉仪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知名品牌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比较可靠,因此可以优先考虑这些品牌的产品。
总之,在选购孢子捕捉仪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并选择具有较好性能和可靠品牌的产品。同时,也需要注意产品的价格和性价比,以便选择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15903880052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抖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