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捕捉器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25-05-26  浏览:13次

孢子捕捉仪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监测设备,可以用于监测空气中的微生物,如霉菌、细菌和病毒等,对于农户而言,它能够提供很多实际的便利。本文将详细介绍孢子捕捉仪给农户带来的实际便利。


1.提高作物品质

孢子捕捉仪可以精确地监测到农作物周围的细菌和霉菌含量。因为这些有害微生物可以破坏作物及其产品的品质和寿命。如果您能使用孢子捕捉仪,在保留微生物的同时使有害微生物数量保持在可控范围内,那么您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增加产量,并延长作物的保质期。这在现代农业中尤为重要,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品质。


2.避免疾病扩散

通过监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可以预防疫病的扩散。从早期开始就识别出疾病的来源,可以迅速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方法。使用孢子捕捉仪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病原体的迁移路线,及时发现疫病并遏制它的扩散,大程度保护作物的生长和健康。


3.节省时间和成本

在农业领域种植多种不同类型的农作物,需要赢得高产、高质、安全的结果通常是非常困难的。使用孢子捕捉仪可以在您的田地周围监测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使您能够快速了解益生菌的情况,并通过无需移动的远程监控技术及时处理这些问题。这样可以省去您很多寻找病原体根源的时间和成本,降低经营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


4.更好的环境保护

传统的化学防腐方法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转向只使用天然肥料。孢子捕捉仪有助于优化环境安全的判断依据,可以检测出是否存在污染源,不但可以让您的作物更健康,还可以保护环境。


总之,孢子捕捉仪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它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来加强农户对作物的防范措施。这样可以帮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节省时间和成本,并为环境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孢子捕捉器的原理介绍


       孢子捕捉器采用的是空气动力学原理,单向逆流的新技术,使孢子采集不受气流影响,采集口对准风向,把定量的空气吸入工作箱,然后使孢子与气流分离,让农林作物生长区域空气中的真菌孢子及花粉粘到下面的载玻片上,然后拿到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通过分析田间的病原孢子数量的变化,来预测是否达到引起农作物病害的程度。


       孢子捕捉器的研发解决了孢子体积微小,难以捕捉的难题,可以准确捕捉到空气中的病菌孢子,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依据。有了准确的数据作为参考,可帮助农户确定用药种类、用药量,避免农药的滥用、误用,耽误病害的有效防治,减轻环境污染,同时,避免农产品农残超标,保障农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病害发生会严重阻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终导致产量降低、品质恶劣、甚至是死亡的现象,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而在此之前,则需要监测病害的发生,以便于及时有效防治,避免因农药误用达不到理想的治理效果。那么,如何对作物病害进行监测?传统的方式是以人工调查为主,依靠感官、经验进行判断,而现如今,则可借助孢子捕捉仪完成病害的监测。


      孢子捕捉仪通过收集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检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数据。普通的孢子捕捉仪需要人工将采集孢子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而智能孢子捕捉仪则可自动显微拍摄获取孢子图片,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即可查看这些图片,对孢子进行识别和统计,轻松便捷,广泛应用于各类气传性作物病害监测中,是农业植保部门应当配备的农作物病害监测专用设备。


      孢子捕捉仪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量,同时也提升了病害监测的工作效率,可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便于及早发现,同时,通过对捕捉的孢子进行分析,辨明孢子的种类及孢子存量,可用以指导农户科学用药,有效防治各类病害,减少农业生产损失。科学的用药也利于农药使用量降低,从而减轻农业环境污染以及农药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孢子捕捉仪在水稻的用法


1.监测位置:水稻孢子捕捉仪放置在稻瘟病诱发圃中或每年稻瘟病发病重的地块,远离房屋、林带、树木等高层障碍物300米以上。


2.监测方法取一载玻片,用注射器吸取0.5毫升粘胶(粘胶由 100mL四氯化碳加10g白凡士林溶化而成,装入密封瓶内备用),均匀的滴在载玻片中18mm*18mm内,每天下午5-6点将带粘胶的玻片放入水稻孢子捕捉仪的玻片槽内,定时器定时凌晨2时将水稻孢子捕捉仪打开。捕捉2小时,早晨收片,镜检。


3.镜检方法:每天镜检观察孢子数量的增减变化,用10×10倍生物显微镜计数18×18mm 范围内的分生孢子数量,做好记录。


 水稻孢子捕捉仪可检测疫病、锈病、腐病、霉病、白粉病、叶斑病、蔓枯病、褐斑病、菌核病、黄萎病、黑点病、锈果病、凤梨病、枯条病、露菌病、立枯病、轮斑病、疮痂病、赤星病、穿孔病、纹枯病、炭疽病、叶枯病、白绢病、轮纹病、角斑病、溃疡病、赤衣病、嵌纹病、黑穗病、病毒病、白纹羽病等病情。植保人员熟练掌握水稻孢子捕捉仪的用法,可以更好的监测田间这些植物病害的发病情况,预测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及时发出预测预警,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远传拍照式孢子捕捉仪内部调试步骤


(1)、打开仪器中的电源总开关,发送“打开外景”手机短信到机器的控制模块的手机号码上,机器开机,并处于调试状态;


(2)、手动点击仪器中显示屏下方的上下键头按钮,调整显微镜的位置,使电脑上“显微窗”显示的图像清晰,然后旋转“调焦螺丝”(显微镜右边),调整到调焦指示灯亮的位置,再将“调焦螺丝”反向旋转到灯灭的位置。调节要仔细,反复调节3次,这样可以保证拍摄出来的图像清晰;


(3)、调节“亮度微调”旋钮,使图像更加清晰;


(4)、按LCD屏下的轻触按钮,SET 键,根据屏幕提示,进行“采集时间”设置,“采集视野数”设置。SET键为进入和确认功能,上键头按钮为向上移动选择项/数值加1功能,下键头按钮为向上移动选择项/数值减1功能。采集时间一般设为3个小时,采集视野数一般设为80,根据屏幕提示将修改的数据进行保存,后选择“退出”,就完成了设置。


(5)、发送“关机”手机短信到机器的控制模块的手机号码上,关闭仪器,5分钟后,用户就可以发送需要仪器完成各项功能的手机短信指令了(详见短信操作手册),仪器也开始正常工作。


 以后开机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开机,开机后仪器将自动工作,捕捉时长短根据先前设置的数据确定,视野数也由先前设置确定。如果以后需要更改捕捉时间长度或者更改视野数,需要重新执行(4)步骤。本仪器支持定时开机,如果一段时间每天都相同时段工作,可以发送“每天XX:XX打开一”仪器就会自动定时开机,工作完成后机器就自动关机。智能孢子捕捉仪是一种用于监测空气中微生物孢子的设备,其具有便携、有效、准确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病菌检测、环境卫生等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孢子捕捉仪的使用方法。




前期准备


在使用智能孢子捕捉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智能孢子捕捉仪本身和其它配件,如空气采样器、滤膜、培养基、计数器等。其次,需要对智能孢子捕捉仪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和时间,以保证采样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样操作


在进行采样操作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智能孢子捕捉仪连接到空气采样器上,并将采样器插入采样位置。




步骤二: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设置采样参数,如采样时间、采样流量、滤膜类型等。




步骤三:启动智能孢子捕捉仪,开始采样。




步骤四:在采样结束后,将空气采样器从采样位置取下来,并将采样器与智能孢子捕捉仪分离。




步骤五:将滤膜从采样器中取出,并将其放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数据分析


在完成采样操作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得出空气中微生物孢子的数量和种类。数据分析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培养基中的滤膜进行计数,得出空气中微生物孢子的数量。




步骤二:将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微生物孢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步骤三:将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估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




维护和保养


为了保证智能孢子捕捉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定期清洁设备,包括空气采样器、滤膜、培养基、计数器等。




步骤二:定期校准设备,包括校准采样流量、滤膜重量、计数器灵敏度等。




步骤三:定期更换配件,包括空气采样器、滤膜、培养基等。




步骤四:定期更新软件,以保证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总之,智能孢子捕捉仪是一种用于监测空气中微生物孢子的设备,其使用方法包括前期准备、采样操作、数据分析和维护保养等步骤。在使用智能孢子捕捉仪时,需要注意设备的校准和配件的更换,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同时,也需要注意采样位置和时间的选择,以保证采样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15617188295

邮箱:tianyityn@126.com

地址: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昆仑路与嫩江路交叉口西北角

微信咨询

抖音关注
友情链接:虫情测报灯脱泡机太阳能杀虫灯有机肥检测仪土壤养分检测仪复合肥厂家病虫害数据平台热熔胶棒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CRM系统
版权所有 虫情测报灯_太阳能高空测报灯_智能孢子捕捉仪_太阳能杀虫灯-新乡天意新能源 备案号:豫ICP备18016168号